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,集团化办学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的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,带动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,切实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“上好学”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。
伴随着首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,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(以下简称“首都师大附中”)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区域开办分校、承办弱校,不断扩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,较早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实践。2008年,首都师大附中教育集团成立,历经12年的发展,目前已形成以总校为核心,辐射门头沟、海淀、大兴、昌平、通州、房山、朝阳的七区十一校的格局。
优质资源均衡是教育集团发展最重要的动因。在多举措保证总校高速、高位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,首都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采取深化集团内部认同感、提升集团校造血能力、发挥集团校各自特色等方式,为集团??蒲Ц衬?,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,让优质教育资源迅速转化成为提升区域教育水平的强大动力。
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——
建构真正的教育共同体
一般而言,对于加入教育集团的分校而言,与身份转变同时发生的,是理念和文化的碰撞。新加入的分校师生从原有的“××学?!弊湮笆锥际Υ蟾街蟹中!痢裂!?,需要一段心理过渡期。只有在完成心理过渡后,才能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。
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文化认同是总校与分校共同迈出的第一步。首都师大教育集团坚持理念为先、文化融合,促进总校和分校文化达成深度认同,形成价值理念上的有效共识,构建起真正的教育共同体。根植百年沃土的“正志笃行,成德达才”的教育理念,是首都师大附中“成达教育”的灵魂和追求,也得到了各分校的情感共鸣。教育集团十一所成员校,目前除两所分校外,法定代表人均由总校校长担任,这种极为紧密的关系不仅便于统一办学思想,也增强了总校在集团建设中的责任感。集团通过统一选派优秀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各个分校工作,将总校文化与民主和谐的工作文化氛围有效传递到各个分校。此外,集团每学期不定期组织分校干部教师到总校参观学习,共享文化与课程、课堂与讲座等资源?!耙磺幸匝行?、起点的有教无类、过程的因材施教、结果的人尽其才”的“成达教育”内涵,在集团校内部有了更加广泛的共识和有效的传播。
除文化融合外,集团内部还通过制度创新,凝聚人心激发内驱力。为进一步加强成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优化资源配置,集团制定了《首都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章程》,成立了集团管理委员会、集团管理中心,逐步实现各成员校在办学理念、课程体系、教研培训、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,凸显集团化办学优势。同时,教育集团将总校规范的学校管理、鼓励创新的激励奖励制度以及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各个分校推行,破除了原有机制体制的束缚,调动分校教职员工积极性,带动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。集团还制定了《教育集团“成达杯”优秀教师奖》评选奖励办法等规章,通过各类制度的保障,各成员校充分调动了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,凝聚了人心,激活了教师队伍,激发了学校的内驱力。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——
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
集团化办学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:总校对分?!笆溲钡钠胶獾阍谀亩??换言之,集团化办学会不会导致优质资源的稀释?对此,首都师大附中教育集团在向外输出优质资源和师资的同时,更加注重提升分校自身的“造血”机能,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。
在干部队伍培养方面,集团通过线上、线下培训相结合,提供干部跟岗实习机会,选派总校中层干部到分校传帮带,以及通过定期组织“校长论坛”“德育论坛”“教学论坛”等方式加强分校干部队伍建设。
在加强分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,制定了教育集团教师跟岗研修制度,加强校际交流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新招聘的分校教师都安排名师“一对一”指导,或在总校任教一段时间后再派往分校执行教学任务。对于区域内位置较近的分校,集团定期组织联合教研、共同备课,整合骨干力量,切实提升教学科研水平,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。在联合教研的基础上,期中、期末组织统一命题、统一阅卷,帮助检验教学研究的效果,也可实现数据共享、精准指导,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评定更为准确和客观。
集团还组织由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的“学校发展督导团”,通过定期调研,对集团成员学校进行综合或专项诊断式评估指导,帮助其完善发展策略,培植发展特色。由名师专家组成的“学科发展专家指导团”,根据分校需要选派学科专家,通过下校听评课、集体备课、专家示范课、学科教研活动指导、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,针对教师需求,解决实际问题,帮助分校教师迅速提高教研水平。
在学生培养方面,教育集团采取统筹与联合策略。为了让分校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名校教育理念,教育集团开通了总校初高中联合培养“留学”直通车,让分校学生有机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,强化特色培养。首都师大附中传统德育课程和文化活动,也在各个分校实现了本土化。例如,总??沟摹耙欢ぞ旁蹲恪弊魑律谋匦蘅卧诙喔龇中??,书香校园的建设也让集团校的孩子都享受到了轻松阅读的乐趣;“校长邀你听讲座”活动、“红五月”合唱节、“振兴杯”体育比赛等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活动也在各个分校得到传播。
从“一面”到“多元”——
形成特色优质新格局
集团化办学不是总校的简单复制,更不是总校资源的单向输出。集团化办学最终走向的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多元优质,而非千校一面、削足适履。因此,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,总校与各成员校要结合自身校情、学情,以及所在区域特点,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。
近年来,总校不仅将分类分层走班的综合改革经验带到了各分校,而且还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通修、兴趣选修、专业精修、自主研修“四修”课程体系在分校进行了推广和延伸。经过消化吸收,结合区位的特色与优势,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。集团总校首都师大附中的一些品牌课程,如开设近20年的博识课,也在分校得到迅速推广。依托总校的实践资源,各分校将“博识课”等实践课程纳入自身课程体系当中,一些分?;垢葑陨硖氐?,将博识课成功向小学阶段延伸。
集团化办学鼓励分校突出自身特色,总校通过精准指导、重点帮扶,帮助分校发掘自身特色,从而真正实现主动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首都师大附中永定分校依托地域特点,形成以科研为引领,科技创新和艺体美齐头并进的特色发展新格局,从一所农村薄弱校成长为北京市优质高中校;首都师大附中第一分??簟白吭浇逃弊酆细母锸导?,以科研活动为抓手,提升教师业务水平,整合科研资源,带动学校迅速发展,成为首批海淀区新优质学校;大兴南校区坚持“原色教育”的办学思想,打造原色教育团队,加强精细化管理;昌平学校提出了唤醒并成就的理念,确定了“学校文化为引领,课程建设为核心,实践活动为载体”的育人模式;通州校区结合副中心发展规划,与北京市教育改革进程紧密结合,努力将正在建设的新校区打造成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学校;等等。
随着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越来越大,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,但只要坚持聚力共享、科学赋能,有规划、有体系、负责任地进行集团化办学,通过优质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的输出与带动,助力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实现多元特色发展,就可以越走越远。
(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)